木片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木片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成功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
机械-BOPP薄膜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(上)

发布时间:2021-10-25 08:52:23 阅读: 来源:木片机厂家

BOPP薄膜是包装领域的重要产品,它以质轻、透明、无毒、防潮、挺括、透气性低、机械强度高等优点泛利用于食品、压药、轻化、烟草等领域。目内BOPP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.BOPP生产企业的散布及生产能力状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刺激了BOPP薄膜的快速发展,特别是1996—1997年和2001—2002年两次大范围的引进,使得我国BOPP生产厂家迅速上升到80家,生产线达136条。我国的BOPP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,西北地区几近是空白。浙江、江苏、广东3省产能最大,仅3省产能就占我国总产能的65.42%,特别是浙江、江苏两省,发展速度非常快楼顶加盖已强拆怎么办,产能分别为44.8万吨和42.4万吨,分别居全国第1和第2,广东省BOPP产能为41,34万吨,退居到第3的位置。2.BOPP生产设备组成情况1)按单条生产线能力划分我国BOPP薄膜生产设备几近都是进口设备,主要以平膜法生产为主。引进的生产线向宽幅、高产、低能耗方向发展,特别近3年引进的生产线产能大于20kt/a。虽然数量上仅占全国总条数的35.29%,但其产能却占全国总量的64.73%,引进这样的生产线,其吨膜设备投资本钱要比6kt/a左右的生产线低30%—50%,能耗低30%—40%。2)按生产:产品的层数划分在统计的136条生产线当中,薄膜结构为3层以下的生产线占94%,而5层以上的生产线仅占6%左右(7—10条),说明3层没备生产的薄膜能够满足巾场的需求。3)按设备制造厂家划散布鲁克纳、3菱重工和法国DMT公司供应的生产线占中国市场96.8%的份额。其中布鲁克纳公司不管从生产线数量还是设计产能来说,约占中国市场的50%左右;3菱公司生产线约占中国市场的34.1%,法国DMT公司设备占10.2%,其他几家公司份额合计才占3.2%。3.非国有企业发展较快非国有企业由于机制灵活、决策较快和资金有保障,在BOPP行业发展迅速。而国有企业则不同,都由专人即项目负责人负责设备的参数、功能等的肯定,由于项目负责人怕承担风险,他们在选择设备(不论进口还是国产配套设备)时寻求当时最好、配置最高的,很少考虑投产后的运营本钱。4.设备专业性强转产困难BOPP设备专业性非常强,生产PP设备就只能生产PP系列产品,若转产根本不可能。所以说1旦进入这个行业,要么坚持做下去,要么放弃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1.供需严重不平衡截止到2004年年底,我国BOPP膜生产能力为193万吨左右,产量在130万吨左右;生产能力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66万吨左右,而需求增加了不到20余万吨.2.设备开工率不足由于实际产能在200万吨左右,而市场需求在130万吨,产能比实际需求多70—80万吨/年,库存按产能的15%计算,充裕产能仍在40万吨左右,也就是说设备产能有40万吨不能发挥,开工率只有80%左右。3.产品质量差别接近,缺少竞争力从现在生产的产品情况来看,生产的产品70%左右还是“大路货”,如彩印膜、胶带膜、复合膜、珠光膜等,只要能买的起设备就能够生产薄膜,1是设备厂家负责1定时间的培训,提供3—5个不同品种的配方并负责验收获功,2是原料供应商也为客户提供配方。所以说普通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是困难棚户区改造后能得到什么好处,所以说普通产品的技术含量体现在设备上,而且薄膜内在质量辨别不是很大。4.产品开发能力较低从开始引进生产线至今,经过20多年的发展,设备更新换代很快,由低速到高速、膜由窄到宽、膜结构(层数)由少到多。但是引进后我们自己?肖化吸收能力有待进1步提高,虽然经过10多年,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企业寥寥无几,仍停留在生产普通产品上,靠打价格战保持市场。对具有5层的高端设备由于技术水平、能力问题,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优势,也只能生产3层的普通产品。另外,由于引进的生产线向宽幅、高速、高产发展,在大线上开发新产品浪费太大,本钱高,非常不适合。在加上市场和资金问题,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步伐。5.原料供应紧张,影响BOPP企业生产原料供应不足。随着BOPP膜的产量增多,守旧估算国内BOPP专用树脂的使用量已已从2000年的40多万吨激增至2004年的100万吨以上,而国产BOPP专用料的产量仅65万吨左右。原料进口倚赖性依然很大。预计2005专用料供应紧张状态减缓难度较大。缘由以下:1)国内石化企业明年有计划调解PP系列产品的产量结构,BOPP专用料由于赢利低已不作为石化厂家的重要生产的产品,石化厂特别是上范围的厂家将目标主要瞄准在管材专用料的生产上。2)进口专用料价格太高,国内薄膜厂将国产原料作为首选更加大了国内的供应压力。